凉山处处是新颜
撰文/何万敏
2018年,在春晚凉山分会场表演区,背景搭建出别有建筑特色的彝家新寨,木质的房梁勾画红、黄、黑三色图案,阳光下晾晒丰收的金黄色玉米棒子和红色辣椒,一派喜人气氛和幸福滋味。
西昌,春天栖息的城市
凉山州府西昌市,在四川第二大平原的安宁河谷平原的中心地带。正是奔流不息的安宁河,给予了安宁河谷平原的人们以哺育和洗礼,应验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的不老箴言。
有了这样一条鲜活的流水还不稀奇,就在西昌城边,还有一汪硕大而清澈的邛海,湖畔又是海拔2317米的泸山,与邛海相呼应共同为渐次扩张的城市发挥双肺的功能,长年累月地调节高原山地干燥的气候,吐故纳新,与灿烂的阳光和河谷风带一道,共同给予西昌城冬暖夏凉,一年四季仿如惟有一个春天般地舒畅。
西昌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。“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”作为西昌的城市口号,与其说是对外产生某种效应的宣传策略,还不如说本身就是这个城市的内在品质和科学发展定位。
特别是近年打造的邛海湿地,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,获得太多的美誉:更加湿地公园、国家环保科普基地、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、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金字招牌,纷至沓来。2016年2,国家旅游局向四川省邛海旅游度假区等17家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授牌;2017年初,入围“2016四川十大改革转型发展案列提名奖。”
从农耕文明发展到“世界是平的”今天,人们在充分享受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物质膨化时,反而“时空倒转”开始寻求田园牧歌式的“世外桃源”,人们苦心寻找的生活方式,用现在的流行语叫“幸福指数”。
正是舒适的生存环境,孕育了西昌人的平静祥和、悠闲放松、乐天安命,同时还有少数民族的淳朴善良、耿直豪爽、热情好客。
幸福美丽新村改变人居环境
党中央、国务院和四川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,针对彝区贫困类型多元、连片贫困、普遍贫困的现状,政策与资金不断向民族地区倾斜,彝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,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,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不断提升。
结合实际,近年来,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力推进综合扶贫开发,以彝家新寨建设为载体,产村相融,坚持新村、新居、新产业、新农民、新生活“五位一体”,使彝区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富裕安康、文明和谐的新生活,实现“家家住房改善、户户就业安定、人人保障到位、设施大幅提高、经济较快发展、生态明显改善”。
从2003年起,一场消除木板房、茅草房、石板房“三房”的攻坚战打响。
“我们的生活改变确实很大,房屋亮堂、不脏不臭了,家家户户还种花种草,虽说比城市里还有差距,但比过去变化是相当的大。” 甘洛县田坝镇波波奎村的木乃子哈侃侃而谈,“过去人畜混居、家禽到处跑、污水泼在家门口,垃圾随地倒,现在不同了,村里要求人人都要讲文明。”
彝家新寨巨变,是扶贫攻坚凉山实践的生动样本。
2010年,凉山州委、州政府按照“统筹规划,分类推进”的原则,在大凉山彝区、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分别以彝家新寨、安宁河谷新村和藏家新居为切入点,全力实施新村新寨建设。
凉山实行“政策向彝家新寨倾斜、资金向彝家新寨集中、项目向彝家新寨整合、力量向彝家新寨聚集”举措,坚持新村、新居、新产业、新农民、新生活“五新一体”,扶贫、禁毒、防艾、职教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“五管齐下”,确保彝家新寨建设稳步推进。
不一味追求房子的豪华宽敞,不一味追求村庄的整齐划一,不一味追求村落的高度集中,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,突出“美观、经济、适用、安全”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原则,采取新建改建相结合的方式,建造功能分区、人畜分居、厨厕分离、牲畜圈养的新居,同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,规划培育支柱产业,真正实现让村民“住上好房子、过上好日子、养成好习惯、形成好风气”的目标。这就是凉山彝家新寨建设定位的实际意义。
产业支撑脱贫攻坚进程
凉山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捆绑了强农惠农富农、烟基工程、移民安置等项目,建立健全政府投、群众出、项目捆、单位助、社会捐、政策补、金融贷“七个一点”的多元投入机制。凉山州委、州政府每年拿出1.6亿元以上资金,安宁河谷地区每个县市每年拿出3000万元以上、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每年拿出2000万元以上资金,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村新寨建设。
在彝家新寨建设同时,凉山注重产业扶持,组织专门力量优化特色产业发展规划,整合行业、部门产业发展资金项目,建立专业合作组织,优化产业结构,联动推进产业发展,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、苦荞麦、草食畜、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。促进贫困村落经济发展,提高群众自身发展能力,将扶贫由“输血”变为“造血”。
烟叶、马铃薯、苦荞、茧丝、花卉、高原水果、草食畜、特色农产品等九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、八大特色林产品和八大特色畜产品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,粮食产量“十四连增”,农民收入“十四连快”,创建省级现代农业、畜牧业重点县和林业强县9个,“大凉山”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。
2016年,凉山17个贫困县(市)的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,454个贫困村退出,11.35万贫困人口脱贫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3亿元。
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介绍,2017年脱贫战役形式发生转变,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50个。从全州性脱贫攻坚变为聚焦藏区彝区脱贫攻坚时,乘胜追击开启两线作战模式,即:已基本解决贫困的安宁河谷一线,倾力抓发展奔小康;另一线彝区和藏区就聚集力量抓脱贫。
凉山的构想是,重点打造清洁能源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绿色建筑、文化旅游、绿色特色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。
今后五年,脱贫攻坚将作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,11个贫困县将全部摘帽,161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,52.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80%以上的行政村建成新村、80%以上的农村群众入住新村,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。
“凉推方案”打通交通瓶颈
大小凉山,群山沸腾,机器轰鸣;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玉带绕山……
根据《四川省凉山州2013-2015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》(简称“凉推方案”),一场规模空前的交通大会战,在凉山全面铺开。
“凉推方案”总投资1233亿元,涉及建设高速公路项目4个,建设规模762公里;普通国省干线项目45个,建设规模3033公里;农村公路7500公里;县级客运站3个,农村客运站95个;港口作业区2个,整治金沙江航道58公里,改造农村渡口50个。
至2015年,第一轮“凉推方案”圆满收官,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,交通大会战成效显著,州到县三级以上公路全面畅通,建制村通村通达、通硬化路率分别达99.9%、64.2%,公路总里程由2.14万公里增加到2.7万公里,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由“次等”上升为“中等”,新增提升水运航道500公里,西昌青山机场通航城市达13个。开辟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最大、资金投入最多、建设目标最高、发展速度最快、综合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。
通村硬化路、溜索改桥,使散布在大山中的村寨,打通了便捷的与外界的联系,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物资交换,切实为凉山的脱贫攻坚、精准扶贫注入了强劲的动力。刚过去的2016年,凉山州以收官“一轮”启动“二轮”为抓手,全力推进交通扶贫,在实现490个脱贫摘帽村通村硬化路建设目标任务基础上,增加任务,瞄准了更多的脱贫村。
2017年2月14日,凉山州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,州政府代理州长苏嘎尔布在报告工作时提出,将构筑“七高四铁”大通道,新建改建国省干线4646公里,打通金沙江“黄金水道”大动脉,推动西昌青山基础升级为国际口岸机场。其中的“七高四铁”包括:G5京昆高速泸黄段扩容改造力争2018年建成,峨汉高速甘洛段、乐山至西昌高速、宜宾至攀枝花高速、西昌至昭通高速、永郞至会理高速加快推进。
凉山冀望,四通八达的交通让崇山峻岭也有通途。
文化扶贫“开枝散叶”
“咚锵!咚咚锵!”,西昌市礼州镇锣鼓震天响。
当天逢赶场天,乡亲们背着竹篓、挎着篮子,围到广场周围。看到有当地电视台的记者在拍摄,锣鼓队的村民更来劲儿了,两根鼓槌越敲越有力。
文化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改变不止在临近城市的乡镇,即使在偏远的村寨,文化院坝、农村书屋建设也基本覆盖。凉山现有3745个行政村。2007年以来,国家和省在我州投入2个多亿,下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603个;目前已建成乡镇文化站596个。乡镇、村都已建设完成乡镇社区书屋和农家书屋,实行了免费借阅,解决了群众读书难的问题;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还不定期对乡、村文艺爱好者进行业务培训,指导创新文艺作品,把文化惠民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。
“大凉山彝区群众受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影响,缺乏家园意识和财富意识。”凉山州文广新局负责人说,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凉山通过建设“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”,在群众中大力宣传致富典型。
在省委、省政府主导的“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”中,凉山积极开展“讲文明、改陋习、尚科学、树新风”活动,破除彝区群众落后观念。在新村新寨实施“板凳工程”,改变彝区群众“席地而坐,人畜混居”的习惯。
“不打麻将不打牌,有空就到书屋来;读书看报来取经,富了脑袋富口袋。”这已成为甘洛县阿嘎乡老百姓口中常念叨的一句顺口溜。春耕季节的到来,阿嘎乡在外工作人员纷纷回来,各村的“农家书屋”里一直都是人头攒动,不少村民都借此机会正忙着给自己“充电”。他们有的在翻阅书籍,有的在远程教育室上看各类种养信息,有的在低声交流致富经验……
自从农家书屋建成后,老百姓闲暇时有了好去处,精神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,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书屋对农民的的帮助却不可小视,它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也充实了广大群众的“脑瓜子”,更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、全新的文化生活理念,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基层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,文化设施场地也成为各地开展党员思想建设、科学知识普及、就业技能培训等的重要平台。在普格县、雷波县等地,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,并不断向边远山村、农家院户延伸。
像冕宁县的建设村,还充分利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开发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,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,实现示范项目与脱贫攻坚项目的有效叠加。
文化旅游融合发展
在春晚凉山分会场,主体节目舞蹈《火舞欢腾》、歌舞《情深谊长》及歌舞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所传递的意境,几乎正是凉山丰富的阳光资源、旅游资源、彝族文化资源、红色文化资源的浓墨重彩写照。
凉山旅游资源丰富,是凉山自以为豪的后发优势之一。近年随着雅西高速的贯通,凉山旅游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。以西昌邛海泸山、普格螺髻山、盐源泸沽湖、冕宁灵山、会理古城和西昌安哈彝寨仙人洞、越西县文昌故里等7个4A级景区带动,凉山处处皆美景。特别是文化与旅游深度契合发展,赢得游客太多点赞。
山、水、城相连,这是西昌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。凉山州和西昌市历经10年,将邛海泸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一部分,环整个邛海建成2万亩湿地,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,也使邛海水域面积恢复到鼎盛时期的34平方公里。整个湿地“突出自然生态,具有田园特色”。成为集游览观光、体验刺激、感悟文化、品味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水景观、生态动感走廊;还是深水游禽鸟类、浅水涉禽鸟类、林灌鸟类“三栖息地”为主的科普教育生态基地。
每年11月举办的国际马拉松赛事,都会吸引两万以上运动员和群众参与。
在螺髻山,则有“国家级”古冰川刻槽。作为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存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,对于地质学家充满着迷人的魅力。
位于川、滇两省交界处的泸沽湖,水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,其中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属四川省。这里是摩梭人的伊甸园。摩梭人以泸沽湖为中心,散居在泸沽湖周围,构成“O”形居住圈。秀丽的湖光山色中孕育着绚丽的文化,奇异的天光云影里映照着一方女人的风景。女山、女神、女人构筑的迷人景致,吸引着外界许多好奇与关注的目光——“东方女儿国”长期以来一直是大量游客和一些研究者热衷的话题。
2015年12月16日,四川省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,会理古城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,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
会理已有2100多年建置设县的历史。古城是在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开建内城砖城,至清同治五年(1866年)续建完成,基本奠定了会理古城今天的规模。她曾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塞,川滇地缘文化浓郁。
“会理古城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城。”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眼里,会理是幸运的。至今保存下来的会理古城东西宽920米、南北长1770米,古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,其中大多数为明、清两代和民国初期的建筑。
有人说,只要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。而当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后,两者都会散发出更斑斓的光彩,充满迷人的吸引力。
- 上一篇:已经没有了
- 上一篇:会理县---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家庭的新成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