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彝走廊的民族是民族大融合的结果,从体质人类学看,这样的民族具有旺盛的生命能力。在今天世界性的环境恶化,人类的遗传性能正在变弱,藏彝走廊内通过民族交融形成的并保存的许多优秀的人种基因,在未来将会显示他们的重要价值。这个问题,我最近写的一篇论文“从横断山谈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”有所阐述。我曾在和做了些访问,当地人告诉我,近年一些外国妇女到这一地区来,她们找的“康巴汉子”并不是为了“一夜情”,我们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,她们是把藏彝走廊优良的遗传基因带到国外去了,我在报告时这样谈了,获得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赞同。
“藏彝走廊”是费孝通先生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-民族区域概念,主要指今川、滇、藏三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、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。在横断山脉地区主要有岷江、大渡河、雅砻江、金沙江、澜沧江、怒江等六条由北而南的大河,纵贯其间,故习惯上又称这片区域名“六江流域”。但它并非六江流域的全部,主要是这几条江的下游不在此区之内。具体而言,这一区域,包括藏东高山峡谷区、川西北高原区、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区以及部分滇西高原区。就行政区域而言,藏彝走廊主要包括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;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市;西藏的昌都地区等地。
在这片区域中,现今居住着藏缅语族中的藏、彝、羌、傈僳、白、纳西、普米、独龙、怒、哈尼、景颇、拉祜等民族,而以藏缅语族的藏语支和彝语支的民族居多,故从民族学而言称之为“藏彝走廊”。但在此一区域的南部,同时还居住着壮侗语族中的傣族和壮族、苗瑶语族中的苗族,乃至汉族、回族以及孟高棉语族中的一些族体。同时,这条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藏缅语族诸民族先民南下和壮侗、苗瑶语族诸民族先民北上的交通要道和众多民族交汇融合之所。该走廊现今共有人口1000余万,其中有530余万是少数民族,其余的是汉族。
藏彝走廊类型的人群,是民族交融的结果,具有旺盛的生命能力。虽然这类人群广泛分布在横断山或藏彝走廊内外,但是在藏彝走廊之内,由于环境相对封闭,受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对较轻,更能保持民族交融在体质人类学上显示的优点。现今在藏彝走廊内的所谓的“康巴汉子”、“丹巴美女”等,都是这样的结果。走廊内的藏族、羌族、彝族等等少数民族,他们定居在藏彝走廊内之前,都有复杂的迁徙历程,免不了存在深刻的民族交融。藏彝走廊不仅使相互隔离的民族地区具有了地缘联系,而且还使他们具有血缘关系。
在这条走廊峰峦重叠、河谷深邃的群山峡谷中,不仅居住着若干少数民族,而且至今还保存着即将消失的被某一民族语言淹没的许多基层语言,同时还积淀着许多至今还起作用的历史文化遗存,这保留在他们的信仰、文艺、风俗、习惯等诸多方面。从石器时代起直至现在,众多民族都在此留下了自己活动的实物证据,其内容之丰富丝毫不亚于中原地区。这些宝贵资料,对于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,我国西南地区乃至中南半岛各民族的起源与迁徙、融和与分化,以及各民族的历史、语言、社会、经济、宗教、文化诸方面均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。而这一研究同时对于我国边防的巩固、边区的开发、民族团结的增进和实现当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,亦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。
- 上一篇:彝海结盟
- 上一篇:这个金沙江畔的秀美小城,让你来了就不想离开